第 33 章
關燈
小
中
大
第 33 章
王丫頭心中果然已經有了主意:“娘子,我看那家合租的挺好的,兩間廂房,盡夠了。”
寧氏換了只手抱五姑娘:“不要存心圖省錢,住得好些也要緊。”
她瞧著第一家就不錯,旁邊又是巡防隊,諒也沒甚麽人敢到這些地方隨意撒野,住的到底安全些。
王丫頭卻搖頭說:“知道娘子一片好心,但我自然不是為這個。娘子您瞧,方才我們過來,那家院子邊上像是一排學堂,另一邊再走些距離,又是菜市,早晨這個路口必定人多,賣早食定是極好的位置。”
胖胖的順子娘聞言就笑開了:“這丫頭眼力真行,你還別說,這真有幾家賣早食的小攤子,只是白日裏不做生意看不著罷了。”
有了順子娘幫忙說話,寧氏便也依了王丫頭。
當下找房主簽了契書,交了銀子,又由房主領著到街口,在一個人家那交了攤位租子。
其實王丫頭她們只是在街口擺擺小攤,也占不著別人家地方,但這錢卻是不能不交。
就見那收了攤位租子的人一臉爽快地打了包票:“得咧,今後要是有人無故鬧事,只管上這找我。”
那房主包租婆一家原來是菜市裏賣豬肉的屠戶,也十分仗義,給他們指了攤子的位置:“要是有人找麻煩,也可以到菜市裏找我,誰瞎了眼敢欺負我家的租客?”
寧氏見五姑娘被這人的粗聲粗氣唬得瞪圓了眼睛,一眨不眨地打量她。
要放在平日寧氏對這屠戶包租婆的粗魯定是不喜,但此時卻有一種莫名的放心,王丫頭住在這裏,想來沒甚大差錯。
**
辦妥了這幾件事,隔日王丫頭就到院子裏收拾起兩間廂房。
裏頭堆了一些雜物,又有很多灰塵,她收拾了一天,總算將兩個廂房都打理出來,趁著天色趕回了自己家。
等了兩三日,蕭淮奕的新房子上梁,莊子裏點了一大封鞭炮,劈裏啪啦的在曠野上都響起了重音。
苦頭莊改名為甜水莊了。
因為從外頭請了幫工,加上莊子裏的人,也開了個不小的席面。
因著這個席面,王丫頭賣了好幾只雞鴨,把其餘幾家人又給酸到了。
王丫頭不怎麽理會,幾個雞鴨能掙多少錢?她倒是想養牛羊呢,實在是家裏沒條件。
這些個眼酸的人,等她們自己家的豬羊賣了錢,自然就知道養什麽才是掙錢的。
王木匠那邊將小攤車打好後,定子幫著找了一輛老牛車,連人帶物什都給送到了新租的院子裏。
王丫頭把半簍子新鮮的紫花草嫩芽給蘭蘭背了,小柱則是一大背柴炭,自己負責幾十個易碎的雞蛋。
其餘面粉和黃豆,還有磨盤,鍋碗瓢盆和爐子,甚至三人的行李,能從家裏拿的絕不到集市上再買,全都放上了老牛車。
隔了一日,眾人就看見一輛成新又奇特的小攤車出現在了街口,一家三兄弟姐妹賣起了早食。
五姑娘依舊早起,跟著王媽媽送蕭子辰到書院門口。
這一片有好幾個學堂,都在一個巷子裏。
從外到裏依次是剛開蒙的蒙童書院,書齡三到五年的稱為幼生院,書齡六七年的稱為初生院,最裏頭的是來年便要參加縣試的,稱為待生院。
蕭家的子墨雖然也算待生,但他是不來這裏上學的。
蕭淮瑾早已經拜訪了自己原先的老師,提前為蕭子墨押了一些考題,如今他只要專心在家訓練文章,再定期呈給重霖書院的老師批閱點評,他自己再總結精進。
尋常學子還在為進重霖書院努力奮鬥,他早就有了書院學究的精心指點。
總之,如今還在幼生院裏掙紮的蕭子辰只能獨自來這邊的書院上學。
到了巷子口,便只有學生能進了,蕭子辰蹲下身親了一口五姑娘的小臉頰,囑咐王媽媽:“我到了,您老放心帶她回去吧。”
王媽媽見蕭子辰愈發成熟穩重就越是心疼,如今誰家的孩子不是在父母身邊長大?只有這辰哥一個人,雖有祖母和叔伯在身邊,瞧他到底沒有先前那般開朗了。
“哎,哥兒在學堂好生讀書,別和人打架,要是有人欺負你,只管找先生,回家了告訴你三叔,別自己憋著。”王媽媽像是囑咐自家孫子那般嘮叨著。
五姑娘在這時候向來是乖的,偶爾會鬧鬧小脾氣不讓哥哥走,王媽媽只好抱著她到附近轉轉,轉移下她的註意力。
今早不用五姑娘鬧,她便自己註意到了對面街口多出來的一個小攤子。
那小攤子生意清冷,巴巴地擺了兩個桌子和幾條凳子,只有一個胖婦人帶著孩子坐那。
小孩許是因為要早起上學,一直哭哭唧唧的,胖婦人手上拎了用油紙包的小包子,他也鬧脾氣不吃。
王丫頭將剛出鍋的紫花雞蛋餅用小碟子盛了放到桌上,又麻溜地盛了兩碗黃豆汁。
那小孩眼淚還掛在臉上,伸手就要去抓雞蛋餅。
胖婦人趕忙攔住:“乖乖,燙著呢,娘先給你吹吹。”
小孩又要喝那白濃濃的湯,婦人也不讓,又開始哭唧唧起來了。
娘兒兩個鬧了半晌,那小孩總算吃完了,眼瞅著上課的時辰快到了,胖婦人的東西還一口沒吃。
她有些不情願地付了錢,埋怨道:“你這東西那麽燙,叫人怎麽吃啊?”
王丫頭收了銅板,陪著笑臉:“我給您留著,您送完孩子回來吃正好。”
王媽媽帶著五姑娘慢悠悠地過去,在另一個桌上坐了。
王丫頭主動迎過來:“您老嘗嘗我們的餅子,好吃著呢。”
王媽媽點頭,見整個攤子上忙活的只有這姑娘,另外兩個小的就在一旁瞧著。
不一會兒,新烙的餅子和兩大碗黃豆汁就端上來了,在這冬日裏熱氣騰騰的,瞧著很有食欲。
王媽媽吹了一口黃豆汁餵給五姑娘,她只嘗了一口便不要了。
她早上已經滿滿地喝了一碗加了飴糖的米糊,又被蕭三娘哄著吃了半個煎蛋。
如今這個沒有味道的豆汁子才不喜歡喝呢。
王媽媽只好自己慢慢吃著。
五姑娘乖乖地坐在長凳上,跟三個小攤主隔空對笑。
這時,那個送孩子的胖婦人又折回來了,見她的蛋餅和黃豆汁還在,便繼續過來吃早飯。
有了人氣兒,攤子上的人慢慢多起來,吃到餅子的都問這是什麽餡兒攙到雞蛋裏了,味道很是不錯。
王丫頭也不隱瞞,大大方方地介紹了紫花草,別人聽去一頭霧水。
王媽媽待了好一會兒,直到人少了,王丫頭有些空閑了,這才去付錢。
不想這王丫頭竟是不肯收她的錢。
“您一來我們就知道了,您必定是我們東家家裏人,怎麽能收您的錢。”王丫頭去過蕭府住過一晚上,雖沒見過幾個人,但也知道蕭府的氣派,而且瞧她帶著五姑娘,哪裏還有不明白的。
王媽媽反應過來,這丫頭眼睛倒是尖。
**
回到府上,她便向蕭三娘說起了這事。
“三奶奶辦的這小攤子,選的位置也好,吃食兒雖然只有兩樣,但勝在新鮮,我就坐了那麽一會,就賣出去十幾份,生意還算不錯了。”
蕭三娘嘗了王媽媽帶回來的餅子,也微微一笑:“這夫妻兩個如今倒是愛折騰,罷了,且放手叫他們自己闖闖,也知道知道這生意艱難。”
才會想著給五姐兒多攢些家底。
說起這個,蕭三娘又犯愁了。
她愁的是自己的大孫女:“懷瑾這一房做了多年官,卻是沒攢下多少家底,將來大姑娘出閣,我免不了要多出陪嫁才是。”
可悲的是如今連出這份陪嫁的機會也不知還有沒有。
“這兩日若是沒什麽事情,我得爬一趟金鐘觀,去問問大姑娘的姻緣。”
王媽媽不知道內情,只以為是祖母對孫女的尋常擔憂,便建議道:“爬金鐘頂您那腿哪裏受得了啊,去西來寺問問也是一樣的。”
求姻緣問道士固然好,但西來寺素來香火旺盛,禪師們瞧姻緣也是極準的。
蕭三娘這次卻是非常堅持:“就去道觀吧,大姐兒小時候我便帶她去過幾遭,如今再去瞧瞧自然也是好的。”
隔天,蕭三娘便只帶了三四個年輕丫環,並兩個小廝,連孫女也沒有帶,低調地獨自去爬那金鐘山了。
好容易上了山頂,那盤旋的石階直爬的她雙股戰戰。
像她這般年紀的也不是沒有登頂的,只是那些人閑著沒事時常練腿,不像她忙得沒空閑,自然不會時常來這。
道觀頂上青松颯颯,寒風吹得人直噎氣。
來往的香客都裹緊了厚厚的襖子,只有道士們依舊是那單薄的一身,春秋冬夏不曾添減。
平日裏蕭三娘不會關註這些,如今她卻不自覺地將孫女帶入這樣的生活條件,越看越覺得心酸。
她屏退了家人,到神像前跪拜祈願完了,搖著經筒,直到裏頭掉出一根簽子。
竟是第十簽,大吉。
蕭三娘心中長舒口氣,趕忙將簽子給了大師解簽。
那大師瞧了半晌,又掐指算了一回,仍舊沈默。
蕭三娘心又提了一下,雙手合十問道:“大師,這簽文是何解?”
那花白長須的道長長嘆口氣:“這位緣主,您心中所想之事恐怕不能如願了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王丫頭心中果然已經有了主意:“娘子,我看那家合租的挺好的,兩間廂房,盡夠了。”
寧氏換了只手抱五姑娘:“不要存心圖省錢,住得好些也要緊。”
她瞧著第一家就不錯,旁邊又是巡防隊,諒也沒甚麽人敢到這些地方隨意撒野,住的到底安全些。
王丫頭卻搖頭說:“知道娘子一片好心,但我自然不是為這個。娘子您瞧,方才我們過來,那家院子邊上像是一排學堂,另一邊再走些距離,又是菜市,早晨這個路口必定人多,賣早食定是極好的位置。”
胖胖的順子娘聞言就笑開了:“這丫頭眼力真行,你還別說,這真有幾家賣早食的小攤子,只是白日裏不做生意看不著罷了。”
有了順子娘幫忙說話,寧氏便也依了王丫頭。
當下找房主簽了契書,交了銀子,又由房主領著到街口,在一個人家那交了攤位租子。
其實王丫頭她們只是在街口擺擺小攤,也占不著別人家地方,但這錢卻是不能不交。
就見那收了攤位租子的人一臉爽快地打了包票:“得咧,今後要是有人無故鬧事,只管上這找我。”
那房主包租婆一家原來是菜市裏賣豬肉的屠戶,也十分仗義,給他們指了攤子的位置:“要是有人找麻煩,也可以到菜市裏找我,誰瞎了眼敢欺負我家的租客?”
寧氏見五姑娘被這人的粗聲粗氣唬得瞪圓了眼睛,一眨不眨地打量她。
要放在平日寧氏對這屠戶包租婆的粗魯定是不喜,但此時卻有一種莫名的放心,王丫頭住在這裏,想來沒甚大差錯。
**
辦妥了這幾件事,隔日王丫頭就到院子裏收拾起兩間廂房。
裏頭堆了一些雜物,又有很多灰塵,她收拾了一天,總算將兩個廂房都打理出來,趁著天色趕回了自己家。
等了兩三日,蕭淮奕的新房子上梁,莊子裏點了一大封鞭炮,劈裏啪啦的在曠野上都響起了重音。
苦頭莊改名為甜水莊了。
因為從外頭請了幫工,加上莊子裏的人,也開了個不小的席面。
因著這個席面,王丫頭賣了好幾只雞鴨,把其餘幾家人又給酸到了。
王丫頭不怎麽理會,幾個雞鴨能掙多少錢?她倒是想養牛羊呢,實在是家裏沒條件。
這些個眼酸的人,等她們自己家的豬羊賣了錢,自然就知道養什麽才是掙錢的。
王木匠那邊將小攤車打好後,定子幫著找了一輛老牛車,連人帶物什都給送到了新租的院子裏。
王丫頭把半簍子新鮮的紫花草嫩芽給蘭蘭背了,小柱則是一大背柴炭,自己負責幾十個易碎的雞蛋。
其餘面粉和黃豆,還有磨盤,鍋碗瓢盆和爐子,甚至三人的行李,能從家裏拿的絕不到集市上再買,全都放上了老牛車。
隔了一日,眾人就看見一輛成新又奇特的小攤車出現在了街口,一家三兄弟姐妹賣起了早食。
五姑娘依舊早起,跟著王媽媽送蕭子辰到書院門口。
這一片有好幾個學堂,都在一個巷子裏。
從外到裏依次是剛開蒙的蒙童書院,書齡三到五年的稱為幼生院,書齡六七年的稱為初生院,最裏頭的是來年便要參加縣試的,稱為待生院。
蕭家的子墨雖然也算待生,但他是不來這裏上學的。
蕭淮瑾早已經拜訪了自己原先的老師,提前為蕭子墨押了一些考題,如今他只要專心在家訓練文章,再定期呈給重霖書院的老師批閱點評,他自己再總結精進。
尋常學子還在為進重霖書院努力奮鬥,他早就有了書院學究的精心指點。
總之,如今還在幼生院裏掙紮的蕭子辰只能獨自來這邊的書院上學。
到了巷子口,便只有學生能進了,蕭子辰蹲下身親了一口五姑娘的小臉頰,囑咐王媽媽:“我到了,您老放心帶她回去吧。”
王媽媽見蕭子辰愈發成熟穩重就越是心疼,如今誰家的孩子不是在父母身邊長大?只有這辰哥一個人,雖有祖母和叔伯在身邊,瞧他到底沒有先前那般開朗了。
“哎,哥兒在學堂好生讀書,別和人打架,要是有人欺負你,只管找先生,回家了告訴你三叔,別自己憋著。”王媽媽像是囑咐自家孫子那般嘮叨著。
五姑娘在這時候向來是乖的,偶爾會鬧鬧小脾氣不讓哥哥走,王媽媽只好抱著她到附近轉轉,轉移下她的註意力。
今早不用五姑娘鬧,她便自己註意到了對面街口多出來的一個小攤子。
那小攤子生意清冷,巴巴地擺了兩個桌子和幾條凳子,只有一個胖婦人帶著孩子坐那。
小孩許是因為要早起上學,一直哭哭唧唧的,胖婦人手上拎了用油紙包的小包子,他也鬧脾氣不吃。
王丫頭將剛出鍋的紫花雞蛋餅用小碟子盛了放到桌上,又麻溜地盛了兩碗黃豆汁。
那小孩眼淚還掛在臉上,伸手就要去抓雞蛋餅。
胖婦人趕忙攔住:“乖乖,燙著呢,娘先給你吹吹。”
小孩又要喝那白濃濃的湯,婦人也不讓,又開始哭唧唧起來了。
娘兒兩個鬧了半晌,那小孩總算吃完了,眼瞅著上課的時辰快到了,胖婦人的東西還一口沒吃。
她有些不情願地付了錢,埋怨道:“你這東西那麽燙,叫人怎麽吃啊?”
王丫頭收了銅板,陪著笑臉:“我給您留著,您送完孩子回來吃正好。”
王媽媽帶著五姑娘慢悠悠地過去,在另一個桌上坐了。
王丫頭主動迎過來:“您老嘗嘗我們的餅子,好吃著呢。”
王媽媽點頭,見整個攤子上忙活的只有這姑娘,另外兩個小的就在一旁瞧著。
不一會兒,新烙的餅子和兩大碗黃豆汁就端上來了,在這冬日裏熱氣騰騰的,瞧著很有食欲。
王媽媽吹了一口黃豆汁餵給五姑娘,她只嘗了一口便不要了。
她早上已經滿滿地喝了一碗加了飴糖的米糊,又被蕭三娘哄著吃了半個煎蛋。
如今這個沒有味道的豆汁子才不喜歡喝呢。
王媽媽只好自己慢慢吃著。
五姑娘乖乖地坐在長凳上,跟三個小攤主隔空對笑。
這時,那個送孩子的胖婦人又折回來了,見她的蛋餅和黃豆汁還在,便繼續過來吃早飯。
有了人氣兒,攤子上的人慢慢多起來,吃到餅子的都問這是什麽餡兒攙到雞蛋裏了,味道很是不錯。
王丫頭也不隱瞞,大大方方地介紹了紫花草,別人聽去一頭霧水。
王媽媽待了好一會兒,直到人少了,王丫頭有些空閑了,這才去付錢。
不想這王丫頭竟是不肯收她的錢。
“您一來我們就知道了,您必定是我們東家家裏人,怎麽能收您的錢。”王丫頭去過蕭府住過一晚上,雖沒見過幾個人,但也知道蕭府的氣派,而且瞧她帶著五姑娘,哪裏還有不明白的。
王媽媽反應過來,這丫頭眼睛倒是尖。
**
回到府上,她便向蕭三娘說起了這事。
“三奶奶辦的這小攤子,選的位置也好,吃食兒雖然只有兩樣,但勝在新鮮,我就坐了那麽一會,就賣出去十幾份,生意還算不錯了。”
蕭三娘嘗了王媽媽帶回來的餅子,也微微一笑:“這夫妻兩個如今倒是愛折騰,罷了,且放手叫他們自己闖闖,也知道知道這生意艱難。”
才會想著給五姐兒多攢些家底。
說起這個,蕭三娘又犯愁了。
她愁的是自己的大孫女:“懷瑾這一房做了多年官,卻是沒攢下多少家底,將來大姑娘出閣,我免不了要多出陪嫁才是。”
可悲的是如今連出這份陪嫁的機會也不知還有沒有。
“這兩日若是沒什麽事情,我得爬一趟金鐘觀,去問問大姑娘的姻緣。”
王媽媽不知道內情,只以為是祖母對孫女的尋常擔憂,便建議道:“爬金鐘頂您那腿哪裏受得了啊,去西來寺問問也是一樣的。”
求姻緣問道士固然好,但西來寺素來香火旺盛,禪師們瞧姻緣也是極準的。
蕭三娘這次卻是非常堅持:“就去道觀吧,大姐兒小時候我便帶她去過幾遭,如今再去瞧瞧自然也是好的。”
隔天,蕭三娘便只帶了三四個年輕丫環,並兩個小廝,連孫女也沒有帶,低調地獨自去爬那金鐘山了。
好容易上了山頂,那盤旋的石階直爬的她雙股戰戰。
像她這般年紀的也不是沒有登頂的,只是那些人閑著沒事時常練腿,不像她忙得沒空閑,自然不會時常來這。
道觀頂上青松颯颯,寒風吹得人直噎氣。
來往的香客都裹緊了厚厚的襖子,只有道士們依舊是那單薄的一身,春秋冬夏不曾添減。
平日裏蕭三娘不會關註這些,如今她卻不自覺地將孫女帶入這樣的生活條件,越看越覺得心酸。
她屏退了家人,到神像前跪拜祈願完了,搖著經筒,直到裏頭掉出一根簽子。
竟是第十簽,大吉。
蕭三娘心中長舒口氣,趕忙將簽子給了大師解簽。
那大師瞧了半晌,又掐指算了一回,仍舊沈默。
蕭三娘心又提了一下,雙手合十問道:“大師,這簽文是何解?”
那花白長須的道長長嘆口氣:“這位緣主,您心中所想之事恐怕不能如願了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